产品资料 产品资料

产品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资料 返回首页 

【全丰生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板栗

 2020-09-25 浏览:7891次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一、 控制枝梢生长

1、板栗枝芽生长特点    

板栗枝条顶端有自枯性,无真正的顶芽,其顶芽实际上是顶端一个腋芽,称假顶芽。芽按其性质、作用和结构可分为混合花芽、叶芽和休眠芽。混合花芽又分为完全混合花芽和不完全混合花芽。完全混合花芽着生于枝条顶端及其以下2~3节,芽体肥大、饱满,芽形圆钝,茸毛较少,外层鳞片较大,可包住整个芽体,萌芽后抽生的结果枝既有雄花序也有雌花。不完全混合花芽着生于完全混合花芽的下部或较弱枝顶端及其下部,芽体比完全混合花芽略小,萌发后抽生的枝条仅着生雄花序而无雌花,称为雄花枝。着生混合花芽的节不具有叶芽,花序脱落后形成盲节。芽体萌发后能抽生营养枝的芽称为叶芽。幼旺树的叶芽着生于旺盛枝条顶部及中下部;进入结果期的树,则多着生于各类枝条的中下部。板栗芽具有早熟性,健壮枝上的叶芽可当年分化,当年萌发,形成二次枝、三次枝及四次枝。栗树枝梢上的芽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生长的先端优势。着生于生长枝前端几节的芽发育比较充实,多抽生为强枝,母枝越壮则所抽强枝也越多。如任其自然生长,则枝梢顶部抽生的强枝每年向外延伸,经过多年后,容易使树冠外围过密而内膛空秃。同时由于分枝级数过多,则生长减弱,树冠中细弱枝增多而强枝减少,势必导致树势衰弱,大枝枯顶。因而必须进行合理修剪,以控制分枝数量,调节养分的分配,维持较强的树势。

多效唑能有效地抑制板栗植株新梢的生长,在其适当的浓度下对板栗植株新梢的叶片生长、结果枝雌花的发育不产生影响。由于板栗植株的枝条生长受到控制,其叶片所生产的营养物质转向提供枝条增粗和果实的生长,从而促进了板栗植株枝条的增粗,并提高了结实率。由于枝条生长缓慢,营养集中,致使板栗树体的枝条冬芽发育良好,为翌年开花结果打下了基础。

2、控制枝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的技术措施   

(1)多效唑 5月上中旬,树冠叶面喷施浓度为1000~1500mg/L的多效唑至叶片滴水为止,15d后再喷一次,能有效地抑制板栗植株枝条的生长,与不喷施多效唑的对照相比,其板栗植株的枝长生长量可减少56. 2%~65. 9%,而枝粗增加0. 09~0. 11cm, 板栗的结实率提高17. 4%~22. 2%(杜春花等,2009)。5年生板栗土施9~18g的多效唑,能有效控制板栗幼树枝梢徒长(吴肇致等,2003)。春季发芽前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土施1. 0g多效唑(有效成分为15%),既可适度抑制新梢生长,又使枝梢芽体大而饱满,同时增加5. 9%左右的果枝率和26.7%的果枝结棚量,减少结果枝上雄花序数(王延娜等,2007)。对旺长低产的板栗树萌芽前后每株土施多效唑4g,可抑制枝条生长,使新梢节间变短,粗度增加,叶片增厚,叶色浓绿,产量提高(叶召权等,2004)。    二年生板栗实生树喷施浓度为6—BA 50mg/L+PP333 1000mg/L或KT 1mg/L+PP3331000mg/L1次,不仅能显著提高板栗实生树花芽分化量和雌花簇数,还能促进40%的实生苗至少提早1年开花结果(王广鹏等,2008)。

(2)矮壮素 4~9月对板栗幼树喷施100~200mg/L的CCC, 能有效抑制板栗新枝徒长,促进营养物质积累,并能促进新枝的增粗(郑江蓉等,2006)。(3)烯效唑(S3307)和芸薹素内酯(BR)小红油栗在萌芽展叶期(4月8日左右)喷施S3307100mg/L和初花期(5月29日左右)喷施BR0.01mg/L, 可显著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对板栗树体有明显的矮化作用,使果枝变短、变粗,叶面积变小,叶厚度增加,叶鲜质量、干质量增加,能提高板栗的座蓬率、蓬质量、蓬均粒数和出实率。小区试验比对照增产18. 23%, 大区示范试验增产率为13. 78%~15. 60%(黄新华等,2010)。

第二节 控制性别分化

1、板栗花芽分化特点板栗是雌雄异花同株植物,混合芽具有可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李中涛等(1964)认为,板栗花芽分化从新梢抽生开始,至次年春季前开花,分化期长达10个月,板栗雄花序主要在芽形成的当年6~8月分化,混合花序(雌花序)在冬季休眠后至萌芽前分化,是在已经分化有雄花序的芽内进行的。一般正常果枝(一次果枝)5~15节之间都有雄花序,雌花序一般只着生在其上部的1~3个雄花序内(夏仁学等,1998)。王风才等(1978)对板栗芽的解剖研究指出,板栗雌花序分化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典型的成龄结果母枝(即上年强结果枝),其雌花序原基于春季萌芽期发生并发育;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摘心刺激或因生长势过旺而形成的二次结果枝,这类芽的雏梢发育期短,随着生长锥的延伸分化渐次分化出侧芽、雄花序和雌花序。雌花的形态分化期,从萌动开始到长成苞叶需3~4周。

在板栗花芽分化期间,容易形成雌花的部位保持着较高的ZR、GA水平和较低的IAA、ABA水平以及较高的(ZR+GA)/(IAA+ABA)值,而不易形成雌花的部位则基本相反(雷新涛等,2002)。在花序生长期,1、2花序基部保持较高的ZT和GA水平,1、2花序顶部和5、6花序则保持较高的IAA和ABA水平(季志平等,2007)。说明较高含量的ZT、GA有利于雌花序生长,较高含量的IAA、ABA则有利于雄花生长。    板栗花芽分化有一定的可调控性。雷新涛等(2001) 研究表明,GA3、CEPA对板栗花的性别分化有着显著的影响,GA3促进了板栗雌花的形成,CEPA则相反。GA3处理后板栗叶片的光台强度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呼吸强度上升一定幅度后,维持较高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叶绿素含量。而CEPA处理后,叶片的光台强度开始时上升,但随即呈下降趋势,其峰值略高于对照,但后期水平却较低,也使叶片呼吸强度处较低水平。

2、控制性别分化的技术措施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板栗性别分化,除前面介绍的用PP333处理,表现出促进雌花分化、抑制雄花的趋势外,还有以下的措施:

(1)赤霉素(GA3)   在板栗新梢长5~20cm, 雄花序长0. 5~1cm时的4月下旬,连续2d各喷一次 200mg/L的GA3,对板栗花的性别分化有着显著的影响,GA3能促进了板栗雌花的形成(雷新涛等,2001)。GA3处理后使板栗雄花序节位减少,雌花数增加,提高了板栗花的雌雄比例。朱长进等(1992)认为GA3200mg/L尽管能增加结实率,但主要表现为促进新梢伸长生长,抑制雌性成花,降低雌雄比例,显示出雄性化趋势。另有研究认为,GA3在板栗上促进枝梢伸长生长的作用更强,从而抑制雌花分化,表现出促进营养生长和抑制生殖生长的作用,因而在板栗上应避免使用。

杨国顺等(2001)研究表明,GA3(50mg/L,100mg/L)和6—BA (100mg/L)可显著提高雌花分化率,降低雄花与雌花的比值;乙烯利(50mg/L、100mg/L和150mg/L)对板栗雌花分化具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较低质量浓度(50mg/L)具有促雄作用。

第三节 控制空苞

1、板栗空苞的原因与内源激素板栗授粉受精后,常有一部分刺苞生长到核桃大小时,中途停止生长,一直保持绿色,形成空棚(空苞)。板栗雄花多,雌花少,雄花数目是雌花的400倍,大量浪费树体营养,空苞现象多,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板栗空苞率一般15%~30%, 有的高达60%~90%, 甚至整株为空苞,造成板栗产量低而不稳,影响板栗生产。关于空苞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观点。一种认为空苞是板栗品种遗传特性决定的。表现为有些品种空苞很少,有些品种空苞率很高。第二种观点认为空苞是开花期授粉不良引起的。板栗为异花授粉植物,自花结实率很低。单栽植的品种,结实率低,空苞率高;自花授粉树空苞率平均达18. 3%,而用亲和力强的花粉进行异花授粉可大大减少空苞;以各品种的混合花粉授粉后,空苞率平均为0. 4%。第三种观点认为是营养不良引起的。由于树体满足不了栗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因此有一部分胚胎停止发育而产生空苞。也有研究认为,硼和磷是与板栗空苞形成直接相关的两种矿质营养元素。当土壤中有效硼含量高于0. 48mg/kg时,空苞率低于8%, 硼含量低于0. 094mg/kg时,空苞率达80%以上(赵苏娴等,2011)通过花期喷硼,特别是土壤施硼,都能明显地降低空苞率(高新一,2009)。磷对栗树的营养生长,雌花分化和有机物积累起决定性作用,在根际土施或根外追施磷肥均可显著减少空苞率。高产板栗树结果母枝和结果枝以及雄花母枝含磷量、树体平均含磷量均显著高于低产树。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营养元素的适当配合对板栗雌花数量及结实性能有显著影响(赵苏娴等,2011)。周志翔将芸薹素内酯(BR)、多效唑、磷酸二氢钾、硼酸以适当浓度配合进行叶面喷施,可使板栗平均空苞率由30. 70%降至9. 03%。曾柏全等(2005)研究认为,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板栗空苞有显著的相关性,正常板栗GA1+3含量花后一直上升,至25d出现明显峰值,且在花后10~25d增加非常明显;空苞板栗GA1+3含量没有明显增长。花后GA1+3含量快速上升并达到一定的值有利于板栗胚胎的正常生长。正常板栗花后(iPA3)值持续增长,至25d出现峰值,空苞板栗其值在花后15d内缓慢下降,后持续明显地下降,可见花后iPA3含量上升有利于板栗胚胎的正常生长,花后ABA 含量降低有利于板栗胚胎发育。

板栗空苞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花后胚胎发育中途停止,调节板栗生长发育期的子房内源激素含量到适于板栗胚胎正常发育的水平,这将是解决板栗空苞现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外源激素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内源激素。因此可以通过喷洒有利于板栗果实发育的外源激素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2、控制板栗空苞的技术措施

(1)GA3安广驰等(1993)在板栗花期对红栗叶面喷布GA350mg/L,可降低空苞率17. 5%,但其效果远不如喷稀土或硼。纪晓农(1994)连续3年花期喷布GA350mg/L,可使板栗空棚率下降45. 8%~68. 8%。杨其光等(1982, 1985)用GA350~500mg/L涂抹栗芽可大大减少雄花序数,起到增雌减雄的效果。

第四节催熟和贮藏保鲜

1、内源激素与采后生理

板栗属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在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状态大致分为3个阶段:一阶段是入库初期至11月份,这段时间呼吸作用比较旺盛,生理代谢强;第二阶段是从12月份开始,呼吸作用明显降低,说明板栗种子进入生理休眠状态;第三阶段是从2月份开始,呼吸作用开始回升,说明板栗种子休眠已经解除(王贵禧等,1999)。一般理论认为:果实贮藏期适当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数量对林木种子的休眠和萌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内源激素的变化是休眠期解除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休眠解除后,生长素含量增加,此时板栗进入萌芽状态。王贵禧等(1999)于3月份取样检测,砂藏板栗的胚芽已萌发,其IAA、GA3和ZT都处在较高的水平,ZT已达270ng/100g。冷藏板栗的IAA、GA3和ZT含量也较高,ZT达140ng/100g,具备了萌芽的激素条件。而在贮藏后期将温度降至临界低温(-4~-2℃) , 可明显抑制内源激素的合成,ZT和IAA处于微量水平,GA3的含量也仅为冷藏板栗的一半。说明普通的低温贮藏不能有效地抑制板栗种子的生长素合成,临界低温措施对抑制内源激素的合成、延长板栗的休眠期有良好的效果。吴猗等(1993)通过对冷藏期间板栗胚内激素含量的变化的研究认为,-2℃冷藏过程中,板栗胚内ABA、IAA和CTKs的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变化,CTKs的含量逐渐升高。经CO2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CTKs的含量逐渐降低,而ABA的含量则与此相反。这说明CO2对冷藏板栗的萌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目前认为,普遍存在于种皮、胚乳和胚内的ABA是促进休眠的物质,GA和CTKs则具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杨小胡等,2004)。IAA在休眠过程中的功能还不明确,有研究提出IAA可能与解除休眠无关,仅与萌发的过程有关。

2、板栗催熟的技术措施

青栗蒲经2000mg/L的CEPA溶液浸泡后堆积覆盖塑膜,开裂速度加快,果实着色好,室温下砂藏,烂果率显著降低(杨其光等,1992)。

3、板栗贮藏保鲜措施

(1)萘乙酸 用0. 05%高锰酸钾和0. 02%萘乙酸混合液浸泡,对推迟板栗的发芽期,延长贮藏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谢林等,2005)。用1000mg/L浓度NAA溶液浸果3min,可抑制板栗发芽(康明丽等,2002)。


文章来自书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内容仅供参考。

豫公网安备 41060202000022号

豫ICP备20003437号-1

手机网站扫一扫